每年5月,都是野生红茶大量上市的时候。
这类茶,每年只有一季春茶。
这几年野生红茶很热门,追捧的人也不少。
对于商家来说,要备高品质的野生红茶,必须抓紧时机在这个节点敲定货品。
最近,也有人来了解。
借此机会,说说野生红茶的原料,野生茶。
原料是根本,工艺只是辅助。原料有问题,工艺不能从根本上改变茶品。
所以,认识野生茶这种原料的特点,就很有必要。
01 认识野生红茶的原料:野生茶
最原始的野生茶,是从茶祖进化的时候开始分家的。
先民们对茶树驯化的过程中,慢慢总结出,茶树有:可供食用的,和不可食用的。
可供食用的那部分,就是今天人工驯化的原生种;不可食用的,就是今天咱们说的野生茶。
不同品种的茶科植物。
分水岭在于:是否可供食用。
因此,野生茶发展到今天,也有很老的古树、大树、小树,但和驯化的区别,是有着截然不同的品种。
鉴别野生茶,主要从品种上来界定。
研究野生茶,最原始的样本就在勐库大雪山,原始森林里,是野生茶的摇篮,有1.2万亩之多。
其它地区的野生茶,母族都可以追溯到这里。
从树龄来说,最古老的2700多年,最小的刚刚出土。
它们的叶子背面都无绒毛,无毛孔,叶面光滑、无排泄系统。
这类茶种,无论古树、大树、还是小树,都有微毒。
差别只是毒性的强弱。
毒性强的,人喝了拉肚子,不舒服;毒性弱的,体质不好的人,也会有前面的反应。
有一小部分,在茶树生长过程中,由于地理环境、光照等因素的影响,毒性偏弱。只有经常生活在周边,很有经验的村民,才能辨别。
普通人,是界定不了的。
最近20年,随着野生茶消费市场的崛起,原产区出现了大量对野生茶的驯化,但其母族都可以追溯到勐库大雪山。
这种驯化包括:移栽、嫁接、上化肥等。
抛开微毒的天性,驯化还导致了茶树品质的直线下降。
具体表现就是:麻舌头、涩口、腻牙缝、拉肚子,头晕等等,各种身体不适。
市场上有好的野生茶,但是凤毛麟角,如果把野生茶利弊放在一起对比,好处无疑是大大低于坏处的。
02 既然野生红茶有这么多问题,为什么还能受到市场的热捧呢?
原因有三:
其一:口感特色
高品质的野生茶,多半都有野花香味,茶汤顺滑、清透,甘甜。适口性好。
因为这种顶端野生茶品的特色,引发了一大批品质次之的追随者。
其二:稀缺性。
吃野味,稀缺的,才是好的,珍贵的。
有一大部分人,喝的是这种独特的稀缺性。茶品不是首选因素。
对这部分人来说,越稀缺越独特,越受追捧。
其三:最大的问题,来自人们对野生茶的误解
凭经验,人们想当然地以为:
野生的,就是自然的,生态的。
事实上:
目前不止是野生茶,还包括大量的古树茶,只要人可以到的地方,都可以上肥。
只要有经济利益驱动,都有变通产出的方法。
其它茶树遇到的问题,野生茶也一样都不少。
03 赵邦冰岛为什么不卖野生红茶?
如果仔细观察,就发现赵邦所有的动作,都只围绕着一个目标来进行:入口的东西,干净、健康,不能有毒。
而对于野生红茶的瓶颈,到目前为止,并没有可供复制的解决方案。
其一,品质的稳定性很难界定。
区分哪些有毒,哪些无毒,目前行业还不具备这种快速界定的能力。
其二,高品质、微毒的野生红茶,不可持续。
偶然、极稀缺,开发成一款稳定、健康的茶不可能。
所以,我们选择不卖。
每年赵邦也会做一点,但完全是以科研的态度投入的,持续观察它的变化,学习、总结它的转化过程。
赵邦做的野生红茶,只做教学观察。
深挖1%原生态古树茶背后的细节,探索一泡好茶的来源。
我是崔赛先,交流请私信。